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愛與仇恨,一體兩面的執著─讀《為了你,甚麼都可以》

一種對親情的質疑,一種對社會的憤怒,同時精準地展現在書中主角─丹尼爾的身上。一名改過遷善的街頭混混、一名長子被恐怖分子的自殺炸彈所撕碎的哀慟父親、一名捨棄一切的刺客、一名以酒精掩蓋自己過去所做所為的流浪漢。

  本書作者Thierry Cohen很擅長以不同的篇章來劃分不同的角色,交替地訴說著不一樣的生命片段。我一直很喜歡這樣的筆法與行進模式,讓人產生一種穿梭在不同故事中的錯覺,也能讓讀者在思索故事情節的片刻,獲得些微的喘息與休整。作者使用的文字很瑰麗,但我指的並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整篇的文字運用所產生的效果,僅僅是以簡練生動的文字,營造出一種綺麗哀婉的氛圍,很有種奢華頹廢的氣質,或許是因為身為法國人的作者,將那種浪漫的質感與優雅的想望融入了自身的寫作風格之中。

  從故事中能夠體會到失去至親的痛苦、想要不顧一切復仇的迫切,及身為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尊嚴,至於為什麼要提到新聞工作者?是因為整本書的主線劇情,或可說是整個故事的發展軸線,正是圍繞著一名資深的主播、記者,肩負著傳遞訊息社會大眾的使命與是否應該直抒己見的心理掙扎,更可能因為消息來源的不確定而賠上自己打辛苦打拚而來的職業生涯的地位。我曾經做過記者,我完全了解收視率對於電視台及新聞主播的價值,但基於新聞倫理,是否應該再消息來源未經證實的當下,為了搶獨家與拚收視率,就逕自公布消息,更何況是一個震驚社會大眾及可能造成民眾恐慌的恐怖攻擊事件,這是我在閱讀這本書時不斷思考的一件事。

  故事的節奏相當緊湊,我也是一直到闔上書本,才訝異於整個故事所橫亙的時間,將近二十年,這或許是作者刻意為之,想讓讀者自然而然地忽略「時間」及其流逝、或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又或者作者根本就覺得「時間」這個因素在故事中不重要,但這樣的寫法也一定程度上造成讀者在事件發生順序的釐清上,會有些混亂。我也是到了故事的尾聲,才依稀發覺,作者似乎是以倒敘法做為主要的呈現手法。

  長子死於恐怖攻擊,讓丹尼爾原本追求及苦心經營的生活在一夕間完全崩毀,為了復仇,他重新拾起自己的過往,再度成為一名幫派份子、一名刺客,目標是一個激進伊斯蘭組織的領袖人物,被世人認定是策畫那場自殺炸彈攻擊的罪魁禍首,於是丹尼爾設法接近那名伊斯蘭教長,觀察‘計畫、滲透、埋伏,最後出手綁架,卻並沒有如自己之前所預期地殺了那位教長,因為丹尼爾最後發覺,自己並不想成為一個殺人犯,與他所痛恨的人一般,但這次的復仇行動卻讓他成了伊斯蘭組織的獵殺目標,連自己國家的政府官員與社會輿論也偏向於同情那問伊斯蘭教長,對丹尼爾大加撻伐,於是為了使家人不受牽連而身陷險境之中,他切斷自己與過去的所有聯繫,成為一個身無分文的流浪漢,藉著酗酒,逃避往日的種種。

  丹尼爾的次子皮耶,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找到失蹤多年的父親,並扮成恐怖分子將其挾持,藉著相當極端的手段,迫使丹尼爾面對自己真正的恐懼,進而重新發掘自己從前所珍視的一切,將心中的傷痕慢慢地收口、治癒,到漸漸能回歸正常的生活,重新與社會接軌。

  「此人價值為何?」這是皮耶再假扮恐怖分子時,對世人拋出的一個問題,除了希望喚醒世人對丹尼爾的重視與重新評估外,也迫使我開始思考,一個伊斯蘭教長與一個法國業務員、一個恐怖組織首領與一個報仇心切的刺客、一個狂熱的傳道者與一個哀慟欲絕的父親、一個流浪漢與一個殺人犯,究竟孰輕孰重?或者究竟有沒有輕重之分?其價值何在?其意義何在?社會地位、名聲財富,以作為一個「人」這樣的角色來看,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用以評斷一個人的普世標準,似乎需要改一改了,至於改成甚麼、如何修改,雖然我自己也沒有答案,但我真的認為「價值」,似乎不應該是一個如此膚淺、庸俗的概念,同樣的,「生命」也是,諸如宗教、金錢、仇恨等概念或是情緒,也都沒有理由將一個人的生命剝奪、抹殺。

  《為了你,甚麼都可以》,書名乍看之下很像是在講述愛情一類的動人故事,事實上沉重的多。「為了你」,可以是丹尼爾為了慘死的長子、可以是伊斯蘭教長為了其宗教理想、可以是皮耶為了迷失自己多年的父親,付出了許多的精力、時間,甚至是尊嚴與生命。「甚麼都可以」,固然是指奉獻出了一切,但卻也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了不顧一切、不擇手段的執著及瘋狂,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件令人感到相當不安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